本文转自:人民网-北京频道
滨河运动公园园区景观与道路旁花境景观实现无界融合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供图
人民网北京8月5日电 (记者尹星云)盛夏时节,北京大兴区的无界公园绿荫如盖、花香四溢,蜿蜒的绿道与城市街景自然交融,行人穿梭其间,尽享“城园一体”的生态之美。大兴区以无界公园建设为突破口,通过拆除围栏、优化景观、完善功能等有力举措,加快推进花园城市建设,不仅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共享,更让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,使绿色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
科学布局 构建“无界蓝图”
据悉,大兴区将无界公园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,大力推进无界公园建设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联合区园林服务中心、区体育局、区文旅局及各镇街建立协同联动机制,形成“调研-规划-实施-反馈”的闭环管理体系。工作组先后赴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等8个公园开展深度调研,系统学习边界处理、空间布局、设施配套等无界化建设经验,并重点考察游客动线设计及智慧管理模式。
大兴区还有序开展围栏拆除工作。结合区域实际,制定“一园一策”改造方案,确保公园开放既符合城市风貌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滨河运动公园、高米店公园等8处公园8300余延米围栏拆除。
根据规划,到2025年底前,大兴区将完成13个公园围栏拆除,2026年底前实现念坛公园等5个大型公园10公里连片开放绿廊建设。届时,除因文物保护等特殊需求保留围栏的公园外,大兴区将基本实现公园无界化,形成“15分钟公园休闲圈”,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将成为市民生活新常态。
智慧赋能 打造“全龄友好”空间
大兴区在推进物理空间开放的同时,注重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。采用“绿篱+花丛”柔性隔离带,打造四季有景的生态廊道的柔性分隔方式,实现绿地与城市街区的自然过渡,促进公园与城市的有机融合。
大兴区还推进智慧公园建设,通过客流监测系统,公园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园内游客数量和分布情况,从而动态调整管理策略,优化游园体验。
高米店公园实现无界化,并设置便民通道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供图
多元共治 凝聚“城市守护力量”
无界公园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开放,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。大兴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创新推行“公园+”管理模式,构建“园林+社区+志愿者+执法”四方联动机制,形成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多元共治的管理格局。
在海户公园试点治理中,1名荣誉园长和50名义务监督员积极投身日常管理,与园林工作人员、社区志愿者以及执法部门紧密配合,共同维护公园环境。他们定期巡查公园设施,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,通过组织文明游园宣传等方式,向市民普及环保知识和文明游园规范,让每一位市民都成为公园的守护者。
融合发展 激活“城市会客厅”活力
在大兴的公园周边,特色咖啡馆、创意书店等商业正在不断涌现,形成了独特的“公园经济”圈。这种融合发展模式,让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民生获得感和经济发展新动能,使公园真正成为城市的“活力会客厅”。
这种“拆栏透绿”带来的空间重构,不仅让城市颜值与品质同步提升,更催生了“公园+商业”“公园+文化”等复合业态,带动了“公园经济”新业态发展,让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民生获得感和经济发展新动能。
兴旺公园与街边道路景观融为一体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供图
据介绍,下一步,大兴区将继续扩大无界公园建设范围,推进金星公园、清源公园等改造提升,同步优化安防系统和便民服务设施,同时,完善“公众参与—科学规划—动态评估”工作机制,引导市民从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建设者”,力求实现“城园相融、人城和谐”的美好愿景。
保利配资-保利配资官网-网上配资网-网络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