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条创作挑战赛
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,有一座独特而神秘的庙宇——盗跖庙,这座庙宇因供奉春秋时期著名的盗贼柳下跖而显得尤为特别。柳下跖曾是鲁国的一位贵族子弟,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。提到他的哥哥,许多人都会想起那位名叫柳下惠的君子,他以坐怀不乱、严守礼法而闻名。
然而,与他的兄长相较,柳下跖的个性截然不同。他狂放不羁,蔑视世俗的礼法,心中充满对底层奴隶的不屑一顾与深切同情。身处于奴隶社会的末期,阶级矛盾愈加尖锐,社会的不公令他心中的怒火不断累积。他决心去改变既定的社会秩序,最终带领九千名民众展开了激烈的起义,其军队如同疾风骤雨般席卷而过,所到之处,大国坚守城池,小国则纷纷投降。他因此被世人称之为“盗跖”。
《荀子·不苟》中如此描绘柳下跖:“盗跖吟口,名声若日月,上舞禹俱传而不息。”这证明了他在当时社会中名声的赫赫之盛。盗跖的军队势如破竹,《庄子·盗跖篇》也这样描述了他的种种行为:“从年九千人,横行天下,侵暴诸侯,穴室枢户,驱人牛马,取人妇女,贪得忘亲,不顾父母兄弟,不祭先祖。”虽然他的军队在劫掠中“取人妇女”,但据说他们并不以此虐待女性,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予以尊重。因此,盗跖也被许多娼妓视作守护神,并尊称之为“白眉神”,享受到数千年的香火供奉。后人所说的“盗亦有道”正是指的他。柳下跖的起义毫无疑问地为奴隶社会的崩溃敲响了丧钟,统治阶级对他深恶痛绝,称其为盗贼,指责他凶残无道,罪恶滔天。然而,那些被奴役的人民,特别是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们,却视他为英雄,甚至将他视为神明。
展开剩余54%毛主席在《贺新郎·读史》一词中提到:“五帝三皇神圣事,骗了无涯过客。有多少风流人物?盗跖庄屩流誉后,更陈王奋起挥黄钺。”在这首词中,主席为盗跖正名,称他为奴隶起义的领袖,以及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。
庄子曾写下一个广为流传的寓言,讲述了盗跖与孔子之间的一段著名对话。原本对劝说充满信心的孔子,最终却被柳下跖口若悬河,骂得无言以对,灰头土脸地离开,甚至在驾车回去的途中几度掉落马鞭。
我们不妨欣赏一下盗跖庙中的这副对联:
“得失乃古今亡羊,任他们为帝为皇,为王为霸,大踏步跳出几智缨范围,说什么柳下圣兄留青史;富贵出英雄走马,像俺者不仕不农,不工不商,小发身坐享早晚烟火,也有那花间贤姐唱黄梅。”
这幅对联宛如由柳下跖本人所作,第一句表达了他对名利的蔑视,同时也流露出对哥哥柳下惠的不屑;而下联则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选择,强调“盗亦有道”,甚至自得于有花间贤姐对他的尊重。整副对联对仗工整、轻松幽默,将人物的个性刻画得生动传神,堪称一绝。
总之,柳下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真正是一位英雄,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与学习,值得我们每个人心怀敬仰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保利配资-保利配资官网-网上配资网-网络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